幣制改革&土地改革

吳濁流,〈三八淚〉

  • Ø      「牛皮哥,不要傷心,四萬兌一,大眾三千統統一樣,了就了啦,何必傷心。」
  • Ø      「我隨賺隨食,哪裡有閒錢去賠呢?不過到了換新臺幣的時候,只剩下一張五百塊的舊臺幣,拿去換也換不到一毛錢,索性大大方方拿來貼壁,到今還可以看看,也可以永久留給後人做紀念。可是不僅牛皮哥一個人,像你們有錢人也是吃了虧吧!」

三七五減租

    1949年開始實施,目的在改革不良租佃制度,改善佃農生活,促進農業生產,安定農村社會,並以新訂租約為根據,按每年正產品標準生產量作參考,進而為全面實施耕者有其田作準備。1949年(民國三十八年)1月準備,4月實施。規定佃農繳正產物收穫量的千分之三百七十五,不得加收副產物租。1951年規定租期一律改為六年,租期中非法定事故,地主不得終止租約,農民生活獲得改善。

公地放領

    1951年開始實施,臺灣戰後將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所有地、日本移民村所有地、河川浮覆地、軍用地、州市有地、日人個別所有地及社團所有地一律收歸公有。並依土地法規定,分為國有、省有、縣市有、鄉鎮有四種。此公有地雖經放租,僅為農地改革之過程,其最終目的則為實施耕者有其田。

耕者有其田

    1953年開始實施,政府為徹底改善農民生活,消除不良佃耕制度而實施。規定私有土地限於水田三公頃或旱田六公頃,超過部分由政府向地主收購,轉售給佃農。為配合耕者有其田的實施,政府曾將四家大規模的公營事業移辦民營,作為支付向地主收購耕地的價款,使得許多地主轉向工業活動,擴大工業發展的力量,實現「以農業培養工業,以工業發展農業」的政策,結果成效良好。

田賦徵實

1946年通過戰時立法,實施實物繳納制,土地稅一元臺幣交納8.85公斤稻穀

1967年一元臺幣的土地稅提高到26.35公斤

1987年停止田賦徵實的政策

肥料換穀

1.肥料的功能:種植蓬萊米需要較多的化學肥料,故化肥為農民重要的生產材料

2.肥料換穀的進行時間:19481973年。

3.過程:政府將六十萬農戶的化肥,交由中央信託局進口,省糧食局執行肥料換穀。稻穀與化肥的交換比價,為一斤肥料換一斤稻穀,但實際上,一斤化肥的國際價格,約等於半斤稻穀的價格,而且農民又必須以低於市價百分之二十的稻穀,去換購統銷的化學肥料,故肥料換穀實際是一種「變相加稅」


小常識:十大建設

1.實施時間:1973年(民國六十二年)11月至1979年陸續完成。

2.目的:消除當時重大基本設施不足的瓶頸,並提高經濟活動的效率,而重工業化的投資則是希望改善臺灣原本的產業結構。

3.項目:國道中山高速公路;鐵路電氣化;北迴鐵路;中正國際機場;臺中港;蘇澳港之興建與擴建,此六項為交通建設;大煉鋼廠;造船廠;石化工業,此三項為重化工業;核能發電。

4.影響:十項建設的大規模投資,彌補民間投資之不足,克服了停滯性的通貨膨脹與失業問題,緩和經濟衰退,進而促使景氣迅速復甦

 

◎李登輝的「戒急用忍」政策

    1996年總統選舉期間,中國製造臺海飛彈危機,企圖影響選舉。之後中國切斷兩岸協商管道,改採「以民逼官、以商圍政」的策略,李登輝的大陸政策開始緊縮。1996914日,李登輝在「全國經營者大會」致詞時,提出「戒急、用忍」大原則,因應兩岸當前的關係。之後並界定「高科技、五千萬美金以上、基礎建設」三種投資應對大陸「戒急用忍」,以免臺灣喪失研發優勢以及資金過度失血。此項政策發表後即遭到工商業界的質疑,並引發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間如何取得平衡的辯論。2000年,要求鬆綁「戒急用忍」政策聲音加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suda1108 的頭像
    masuda1108

    是飯也是老師!!

    masuda11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